【走过60年】时光细语 | |
| |
傍晚,炙烤了一天的太阳终于躲到了山的那一边,几颗星星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点亮遥远的夜空。山谷不时地袭来一丝微凉的风,夏夜的凉爽渐渐来到。然,守着这一夏的炎热,我却无法淡然!今天放下一些琐事,重新拾起搁置的笔,轻拥一片属于自己的时间,回忆光阴穿梭中的那些故事,那些嬉笑怒骂、缱绻流连和那些刻骨铭心、淡然欣慰的岁月。 那一年 刚入职 青春是人生红绿灯的十字路口,是奔向事业的起点,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季节。自步入社会,几十年辗转了很多地方,但每每回首青春往事,总会想起工作之初的那个装配车间,想起当初夹江水工机械厂所处那片山坳。 记得那是1997年的夏天,我们几个刚毕业的同学到单位报到,又碰到几个先我们而来的复转军人。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自此开始步入社会的成长之路。初始工作的日子,每天都让我们激动,一切都那么新鲜,会为飞舞的钢花而聚目,轰隆的行吊抬头,排列整齐的机床肃立。 那时的我们,单纯的就像天上飘浮的白云,日子单调而忙乱。十几个青工对自己也是很严格,都期盼着能尽快独当一面,在岗位上展现自己的风采。而“师带徒”无疑是让我们快速成长的最好方式,我的师傅叫蒋俊,那个时候他是班长,有着相当深厚的安装技术功底。从图纸和方案的讲解,从工器具的使用和维护,从结构铆拼到产品组装,从质量控制到安全防范,每一个老师傅都会认真传授着他们的经验。正是这种延续至今的培养机制,这批青工很快就成为各岗位的业务骨干,甚至技术岗位管理者。 这些年 我在巴基斯坦 2005年,夹江水工本着“引进来、走出去”的经营理念,不断引进国外产品制造,次年拿到巴基斯坦砀萨项目的安装合同,首次成立国外安装项目部,也是这一年我有幸成为团队的一员。 工地现场安装和车间生产制造又有很大的不同,作为新的项目团队,面临全新的施工环境和安装工艺,意味着所有人都要付出更多。该渠道改造项目分成两部分,我们公司和一家日本公司各承接一半,苦和累是显而易见的,披星戴月、冒雨工作已经是常事,水电人敢于拼搏的精神、绝不服输的意志和为企业争荣光的质朴情怀,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虽然是第一个国外安装项目,没有任何的经验可遵循,更没有日本公司先进的安装设备,但是就是凭着那一口气,硬是比日本公司提前半年通过验收交货。 巴基斯坦特瑞穆拦河坝修复升级工程现场 2016年,巴基斯坦特瑞穆项目成立,我从苏勒曼奇项目调该项目主管现场生产。九月初开始左岸底泄水局部施工,十一月初在土建围堰形成后,人员设备到齐,现场施工全面铺开。 左岸渠道总共15套闸门,元月份的特殊闭水期只有22天,原施工计划要求特殊闭水期完成10套闸门及埋件拆除安装工作,剩余5套来年重新围堰拆除安装。为进一步节约成本,避免来年二次围堰施工,项目部辩证讨论了各种可能性,决定在计划工期上增加5套。在项目部多次讲解施工控制措施和保证后,业主工程师终于同意新的施工计划。并表示将派专人一直监督施工进度,确保不因施工延后造成下游灌溉的影响。 天公不作美,那段时间的雨水降落得比往年要多一些。泥泞的道路、湿透的衣服、装满水的筒靴,再加上不时吹来的河风,无疑使得工作的开展更加艰难。大家没有放弃,也没有怨言,铆足干劲冲刺着,付出终有回报,经过全体人员共同努力,比计划工期提前2天,渠道15套闸门进入调试验收阶段,最后1天完成所有验收工作。当围堰挖除,路上行人看着滴水不漏的15套闸门稳稳关闭,纷纷翘起大拇指:“Chinese, you are the best!” 巴基斯坦潘杰兰拦河坝修复升级工程现场 2019年,我来到了潘杰兰项目部。特殊闭水期,潘杰兰渠道闸门已经拆除,留给项目部回装的时间也只有25天。 面对困难,项目部全体人员没有退缩,采取多种手段,积极调整生产计划和施工方案。 于是那段时间,就可以看见前天有财务人员在拉葫芦,昨天有合同管理人员在搬木头,今天项目经理抱了个磁力钻在钻孔,技术人员在敲飞溅,士气又回来了,最终提前2天完成安装任务。 2023年,夹江公司承接了巴沙水电站2号导流洞进出口金结整体安装。巴沙水电站作为巴基斯坦在建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总装机容量4500兆瓦,是世界上在建最高的碾压混凝土大坝。承接的进出口闸门主要服务于大坝施工至1060高程前的导流调节及后续封堵施工。 我带着队伍来到这里。这里处于大山的深处,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施工难度,不变的还是工期的紧张和劳动强度的增加。大坝截流前的埋件突击安装是最艰难的日子,机器轰鸣、挑灯夜战这些词语也仅仅只能表现夹江水工人那份坚韧和付出。今年5月,进口闸门下闸试验成功,试验那天业主、设计方、咨询工程师和承包商团队相关人员共同见证了闸门启闭灵活性、密封性及结构稳定性等核心指标。各项参数均达到设计标准,获得了咨询工程的高度认可。充分展现了夹江水工在水利金结领域的技术优势,也为同类工程的闸门设计选型、大吨位闸门安装工艺及启闭系统联调技术提供了可复制的工程实战经验。 兄弟情 我的巴铁兄弟费亚兹 我的巴铁朋友费亚兹(左) 2013年,我在巴基斯坦真纳项目,认识了一个真挚的巴基斯坦朋友费亚兹。真纳项目组建后他是第一批招进来的当地员工,刚好分配在我的班组。在进行了安全培训后,在他们熟悉了解施工器具的过程中,我发现费亚兹能熟练使用大部分工器具,因此他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后期的施工过程中,他总是经常询问一些安装技巧,我也乐意给他讲解,一个工期下来,他已经能独立带人完成部分安装工作。项目领导对他的工作表示赞扬,他却有点羞涩的样子。 我问他中国企业与其他企业的不同,他说:“中国企业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讲究效率,中国人都很努力地在实现目标,好像总有用不完的精力和热情,来到巴基斯坦的每一个人都很优秀,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2015年,他娶了漂亮的妻子,我送了一副从中国带去的手镯。好几年以后,在谈到他的妻子,他说那副手镯她只有在过节的时候,才会拿出来佩戴,因为那是来自中国朋友的祝福。 2022年,我返回特瑞穆项目进行最后的收尾移交工作。再次相见,深情拥抱后,我问他跟随夹江水工工作十年了,有什么感想。他回答我说:“我很幸运能与中国电建承建的巴基斯坦项目一起成长,现在中国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国家之一,中国企业已经站在世界工业的第一梯队,能在中国公司工作,本身就是一种荣耀。我会一直努力,一直珍惜……我一直教育我和我哥哥的孩子好好学习,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他们将来都能进入中国企业工作。” 指尖悬停在键盘上,窗外星河低垂,仿佛与巴基斯坦夜空中那些曾指引过我的星辰相连。费亚兹珍藏的手镯,车间里飞溅的钢花,特瑞穆泥泞道路上深深的脚印……它们从未真正离去,而是化作时间长河里温润的砾石,在每一次回首时被思绪的流水轻轻冲刷,发出宁静而永恒的回响。 夜风拂过,纸页轻颤,我的海外故事还在继续。(责任编辑 蒲玉凤) 巴基斯坦巴沙2#导流洞项目现场 | |
【打印】 【关闭】 |
浏览次数: |